2025年2月,Manner咖啡因“加盟意向调研”传闻引发行业震动。这家以“直营+精品”为核心标签的咖啡品牌,在资本催熟下实现从2平米小店到近2000家门店的跨越后,突然释放加盟信号。这一战略调整的背后,是资本估值压力、行业竞争内卷与品牌基因冲突的深层博。
一、资本逻辑倒逼:从“单店估值神话”到规模焦虑
Manner的直营坚守曾是其估值神话的基石。2020-2021年融资高峰期,其单店估值高达3000万元,远超瑞幸的800万元,资本看重的是直营模式下的品质控制与坪效优势(2024年单店日均出杯量达500杯,是星巴克的2.5倍)。但这一模式面临双重困境:
1. 估值兑现压力:截至2024年,Manner估值达200亿元,但营收增速(35%)落后于门店扩张速度(66%),需通过下沉市场填补增长缺口。而直营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单店投资回收期长达28个月,远高于一二线城市的14个月。
2. 资本退出倒计时:早期投资者今日资本、字节跳动等已进入退出周期,2025年对赌协议压力下,Manner需以规模换估值。加盟模式可将单店成本从80万元降至30万元,理论上实现3年万店目标。 这种矛盾在2024年财报中显露:全年新开666家门店,但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7%,资本对“规模泡沫”的质疑加剧。
二、行业生态剧变:从“品质竞争”到“万店军备赛”
中国咖啡市场正经历结构性洗牌:
1. 价格战白热化:瑞幸、库迪通过加盟实现“9.9元咖啡”全国覆盖,2024年瑞幸门店数突破2.2万家,库迪达1万+家。Manner虽定位15-25元价格带,但低价区间的“虹吸效应”已侵蚀其市场份额,一线城市客单价从21元降至18元。
2. 下沉市场争夺:三四线城市咖啡消费增速达45%,但Manner仅2%门店布局于此。加盟被视为低成本渗透的最佳路径,王振东等专家指出:“低线城市优质点位依赖本地资源,直营模式难以突破”。
3. 供应链效率瓶颈:Manner采用半自动咖啡机,单杯制作需2分30秒,而瑞幸全自动机型仅需45秒。在日均700杯的高负荷下,员工疲态引发多次服务事故,直营模式的人效极限显现。
行业正从“品质溢价”转向“效率为王”,Manner的直营壁垒反而成为扩张枷锁。
三、内部治理危机:员工起义与品牌异化
快速扩张下的管理失序,正在瓦解Manner的“精品”根基:
1. 人力成本压缩失控:2024年Manner咖啡师月均工时167小时(行业平均120小时),但“13薪”争议暴露薪酬体系崩坏——60%员工因警告单增多未获年终奖,离职率达23%。
2.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冲突:创始人韩玉龙曾强调“反对机械化”,但资本介入后,咖啡师操作被拆解为27个标准化动作,出杯速度考核精确到秒。这种“咖啡流水线”模式导致2024年6月上海泼粉事件等公关危机。
3. 品牌调性稀释:忠实用户调研显示,67%认为“Manner不再有社区咖啡馆的温度”,门店从“咖啡师交流空间”退化为“即取即走窗口”。
加盟或成转移矛盾的出口——将人力、管理成本转嫁加盟商,但可能加剧品牌异化风险。
四、加盟实验的潜在风险:品质失控与估值重构
Manner的加盟探索面临三重悖论:
1. 品质管控难题: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现磨咖啡品质,但加盟商为降低成本可能改用廉价豆或全自动机器。参考瑞幸2024年食安投诉量上升42%的教训,Manner需建立更强监控体系。
2. 下沉市场适配困境:低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更高,15元价格带面临蜜雪冰城(5-8元)与便利店咖啡(10元)夹击。试点显示,Manner在三四线城市日均销量仅120杯,不足盈亏平衡点。
3. 估值逻辑颠覆:直营模式下的“单店估值溢价”可能被加盟店的“规模溢价”替代。若加盟占比超30%,估值体系或向瑞幸靠拢(市盈率从80倍降至35倍),引发资本反噬。 这些风险迫使Manner采取折中策略:初期仅向员工开放加盟,利用既有培训体系降低品控风险,同时试探资本市场反应。
五、第三种道路:直营与加盟的灰度创新
Manner的破局可能在于构建“类直营”加盟模式:
1. 股权捆绑:加盟商需购买品牌股份,利润分成与门店绩效挂钩,形成利益共同体。
2. 供应链闭环:强制使用统一咖啡豆、设备,通过物联网监控制作流程,违规自动断供。
3. 分层定位:一二线维持直营旗舰店塑造品牌,三四线通过加盟快速覆盖,价格下调至12-18元区间。
这种模式已在茶饮行业验证——奈雪的茶PRO店加盟试点使2024年净利润提升19%,但咖啡行业尚无成功先例。
结语
在资本铁律与品牌初心的钢丝上
Manner的加盟实验,本质是咖啡行业从“精英主义”向“平民主义”转型的缩影。当资本要求规模、市场要求低价、员工要求尊严时,品牌必须在效率与品质、控制与开放之间找到新平衡点。这场转型的成功与否,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,更将定义中国咖啡市场下一个十年的竞争范式——是继续沉溺于“万店狂欢”,还是回归“一杯好咖啡”的本质价值?答案或许藏在韩玉龙骑摩托寻找云南咖啡豆的路上,而非Excel表格的增长曲线里。